得不操心生计营生。”
孙辂听他话里有话,惊讶道:“乔兄你还要操心生计吗?”
乔景云道:“不是我自己,而是我们望社在淮安的书坊,快被登州重珍馆挤兑地经营不下去了。那重珍馆是一位武举人办的,原本是刻些医药书籍又或者日用类杂书,经史大部和诸子善本虽也有刻,但数量不多。谁想今年,重珍馆与莱阳邑社联合,大行刊刻时文子集,我们文社在淮安的书坊便受到了影响。”
书坊收入归文社所有,望社规模大,书坊自然遍布各地,但今年突然冒出来的的重珍馆刊本,不仅制作精良,校雠细致,就连价格都跟望社书坊的差不多。
一来二去,先是山东,随后便是淮安等地,望社书坊的刊刻本都大受影响。
乔景云大倒苦水,见孙辂和刘文隽都若有所思,苦笑之后道:“不瞒二位仁兄,今年望社集会,会选出新的社首。对此我也有心想搏一搏。若能将书坊之事解决,社首之争能多不少胜算。不过我之前已经吸纳了五家小社,如今又有二位仁兄助阵,斗文应当很有把握。”
“我跟文隽并非你们望社成员,此次来金陵是为旁听诸位高论。”孙辂道,“斗文就不必了吧。”
“孙兄可是上一科的院试案首,才名远播,望社里不少人都想一见孙兄真容。更何况这次与我竞争社首的,是江西分社的社长。”乔景云道,“江西文风兴盛,还望孙兄能助兄弟一臂之力啊。”
乔景云的目的渐渐明了,他希望孙辂和刘文隽能帮他在斗文盛会中胜出。孙辂对此十分迟疑,先推脱了事。
等人走后,刘文隽不解道:“师兄为什么不参加?我们来望社集会,不就是为了交流制艺,也扬名一番吗?”
孙辂道:“如果我们没有打算成立文社,那这次能破例进入斗文盛会,那也算幸事一桩。但我们既然定下了要成立文社,那参加斗文便需要三思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