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上的芯片都能送出定位。
薛锦行则一心一意地沉浸在芯片内容。
这些被研究员整理过的内容是系统而且有重点的,芯片的第一部 分就从超恒星级的死亡期开始分析。
这算是一种共识——想要终止一种活动,首先要了解它的远离。
芯片对超恒星级的死亡期有联邦最详细的描述和最深的了解,因为内容来自正在经历死亡期的超恒星级。
【我们将精神海内形成“核”的恒星级,称作超恒星级。我们一直在思考,超恒星级与基因的关联,却暂时无法得到答案。
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超恒星级会诞生于精神因子浓度较高的地方——这是现有研究无法解释的点,超恒星级在形成之初可以和获取精神力一样获取精神因子,而等他们成熟后,却无法有意识地吸收精神因子。
当超恒星级作为胚胎存在时,只需要一个契机,无数的精神因子向胚胎收缩,达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形成了“半状态核”。
“半状态核”以更高的速度主动吸收环境中精神力与精神因子,最终形成真正的“核”。
从半状态核到核这个过程,需要经历三到五年的时间,当核形成并且开始进行正常精神海活动时,超恒星级就诞生了。
幼年期:
幼年期的超恒星级稳定性极差,核在运转过程中对精神因子和精神力的过量吸收会导致精神力波动失去稳定,外溢,进而失控、暴动。
(备注:在幼年期,安抚型、攻击型与功能型都有外溢的情况,其中安抚型失控与暴动的概率远低于攻击型与功能型,被判定为小概率,即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稳定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