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到了有钱的快乐,疆土的开拓则让那些候补的官员有了盼头。
如今的大宋,常常让经历过哲宗、荒宗年月的王洋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
一转眼的时间,大宋变得如此昌盛,不但夺回西夏、幽云之地,解决了冗官、冗费、冗军,还重建了一支强军,税收连年上涨,各地几乎所有官员的考评都是上等……
就在他思考之时,一艘在船头用白漆写着“淮航甲零二”、冒着浓烟的拖船行进了汴河河道上,它身后铁链拖曳着十艘客船,缓缓靠岸。
王洋立刻招呼妻儿迎接。
一名头发花白,身形瘦削,看着六十来岁的老者缓缓从一艘客船上走下,身后家丁正吆喝着人仆人将船中的行李挑出,而岸上,王洋和妻儿已经等候许久,见状急忙迎上前去。
“父亲安好!”王洋上前给父亲行礼请安,请他上马车。
王资深微笑着应了一声,目光便落在小孙儿身上,抱着小孙儿便与儿子一起上了马车。
路上,父子两寒暄几句身体,王资深便有些含蓄地问道:“符渤,你看老父我今年又是上等考评,能否入官家眼呢?”
王洋踌躇了一下:“今年考评甲上的知州二十六位,您排在第四十六位,怕是,不太容易。”
王资深看着儿子小心的模样,不由感慨道:“明明,当年是老父我先遇到官家……”
当年官家在密州种蜡树时,就是他在当密州知州,可惜随后便被调走,白白让宗泽捡了桃子,如今儿子的官位都远在他之上了,他这老父亲还在各个知州里浮沉。
都是知州,如今宗泽已经参知政事,后来知州张叔夜也已经入阁。
早知如此,当年便是辞官不做,也该留在密州啊!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