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最西北方的国土,建这座城寨耗费了二十多万民夫,但维持这里,一直是大宋十分头痛的事情,因为这里风沙太大了。
建成之后不到三年,风沙便将三丈高的城墙掩埋了一小半,为此,又不得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将城墙下沙土铲去。
后来,赵士程知道这消息,让他们在周围种树。
但这样的沙土地,树根本长不起来,于是麟州依然要求朝廷支援一些费用,用来清理周围大小城寨的城墙处的沙土。
不只如此,因为西北风沙毁田,很多村寨遭到风灾后还要需要钱粮救济,这也是一笔巨大的支出。
赵士程给了两回钱,便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反复回忆后,又给他们出一个计划——让他们用麦草插在沙土里,形成一个个方格,这就能用来防风固沙了。
于是麟州府又来问题,一是麦草做为牛羊食物,用来扎沙太过浪费,二来插土里要插几分,方格又是多大,请官家说明。
赵士程哪知道这些细节,他知道麦草可以固沙不过是因为看过电视上的防风成绩宣传片,那片子里的草方格曾经被反复宣传而已。
让他说清楚怎么弄,这不是在为难他么?
于是赵士程在官员名单里扫视了一圈,把西北折家军第七代的长孙折彦质提溜出来,去麟州当了知州,并且要求他研究出多大多深的草方格治理沙地最为合适。
官家开口便是言出法随,于是,这位西北第一世家的领头人物,就这样从中枢去当了一处偏远边州的知州。
好在,这位折知州并没有因此颓废,他在麟州三年,精心研究种草固沙,发现将麦草的一半插入土地,然后筑成三尺见方的方格,是最适宜固沙,且若是周围种上狼尾草等物后,还可以放牧。
他将如何固沙防风的经验专门写了一本《固草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