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错,想想看,那些士兵没有土地,每月就三五百钱,加些粮米,平时训练点卯还好,若是与敌人生死拼杀,他们竭尽全力吗?”赵虎头问种彦崇。
种彦崇不由得苦笑:“所以,就算是西军将士,若要手下冲锋死战,也必得给军中赏赐。”
“无恒产者无恒心,若是农夫,为了保全自家土地,会拼死一战,宋军则不会,他们孑然一身,跑了也就跑了,天大地大,也不一定能追究的到,所以,他们的执行力,必然是非常低下的,你们懂了吗?”赵虎头做了总结。
这时,种彦崇忍不住道:“难道就不能让无恒产者也有恒心么?”
赵虎头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不是吧舅舅,那句话下一句是什么,还要我给你讲吗?”
种彦崇当然知道,下一句孟子说的是:“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可是什么是“士”啊,士就是道德修养水平很高的人,这就成了一个悖论,他忍不住抱怨道:“士者怎么可能没有恒产,就算当时没有,以前也必然有的!饥寒起盗心,没有恒产哪来的道德修养?”
太惨了,这问题根本解决不了啊。
赵虎头忍不住笑了出来:“那舅舅,你想没想过,若是这天下人都有恒产,那天下人,便都有了恒心吧?”
第28章 远景规划
“天下之人皆有恒产?”种彦崇倒吸一口冷气, 不由地叹息道,“那个虎头啊,不是舅舅看不起你, 但这种事情,实在是太过妄想。”
“你未曾见过,如何说是妄想?”赵虎头不以为然。
种彦崇神色复杂, 沉默了下,才道:“战国之时, 白起灭楚,大军最快的行进速度是每日五十余里,与千年后我朝并无差别, 战国之时, 贫民吃食为麦饭豆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