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钱,100吨生丝就是980万大洋。这不是一笔小钱。
生丝厂不信任秦无双的纺织厂,或者说他们不愿意等太久,要求他们先付五成定金,收到货一周后必须付尾款。
苏望亭拿不准秦无双的家底,没有先答应,表示先问过东家。
秦无双听了他的汇报,一口答应,“就按他们说得来办。”
她手头总共有五百万大洋,这是她近两年赚的所有积蓄。现在铅笔每月的销量是200万支,刨除工钱,每个月就能净赚两万四千大洋。盈利最多的还是钢笔、自行车和自动铅笔。
生丝很快源源不断运过来,秦无双让工人将生丝全部堆放到仓库,然后回了趟现代,开始找人转卖。
她本来就是服装厂,与各大面料厂也有合作,直接打电话询问价格。
对方以为她要采购,所以直接告诉她丝绸的行情。秦无双以前确定买过丝绸,所以价格也都是一清二楚。
她继续追问,“那生丝呢?”
对方报了价格,“现在每公斤是500元。你也知道生丝产量低,现在没人愿意养。”
虽然这话有夸大成分在,但是也有七分真。工人每个月也都有三四千,而蚕农想要招工,就不能比这低。所以许多蚕厂都是雇佣短工。
秦无双笑嘻嘻问他,“我手头有100吨生丝,从别人手里拿的货。你要不要?”
对方一听有这么多,倒吸一口凉气,“你想怎么卖?”
秦无双估计他这会儿心理在后悔呢。原本她是上家,没想到倒过来了,“全卖。不过我得要现金,不赊欠。你没那么多钱,可以找银行贷款。”
对方听出秦无双是在套他的话,他是个厚脸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