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和他解释一下:“懂火炮的人不一定懂政事, 懂政事的人不一定懂火炮。”
朱棣自己思索起来。
这话……意思是不是说,就算那人可以制作火炮,但此人未必能取信副本中人, 让他们将铁矿、军坊开放给他。而此人若有这个能力收服副本中人——比如他爹,又不懂怎么制造火炮。
那如果他爹有相关书籍呢?按着书籍去制造火器?
朱棣想了想, 觉得还是不太行。
就算襄阳城里有能工巧匠可以根据书籍将此物钻研出来, 就算襄阳城里有足够物资可以制出火炮,没个一年半载这东西搞不出来, 但真在副本里消耗一年半载, 评分未必会高。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前两次大明冲榜人员没有带上火器制造书籍?
……
前两个是不是, 朱元璋不知道, 反正他确实是因此而没考虑在宋代搬出火器。
同时,水幕之中,他表现出他的顾虑:“天德,俺忧心用火器之后,反而会被评低分。”
徐达大致猜到原因,却仍不死心:“怎么会降低评分?有火炮就能直接把蒙元亡国灭种,这不是彻底守城成功了?”
朱元璋:“祂是来观察武力,审看军略,以此作为排名,若只是单纯想看一看火力压制,何必做什么排行榜,直接让俺将大炮鸟铳全拿出来,带上十万明军去到过往知名战役中,哪一家能打得过火器?”
徐达笑了笑,戳穿他:“何况,上位并不想用火器取胜。”
朱元璋哼一声,傲气十足:“俺又非离开火器就不会打仗了,借由火器碾压那赵大郎算甚么胜利,只用宋朝的武备,俺也能赢!”
*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