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妍是六月十五号从印度回国,当天她的行踪便是机场、租屋处,以及附近的餐厅,隔天她也只有去超市买东西;十七号是关键,她当天下午与走私集团约定交货却没现身,早上她出门去医院,以时间轴来推断便是看完医生以后,她体内的定位装置突然便失效了,再次恢復讯号已是十九号晚上,定位地点在发现尸体公寓附近的巷子。
最近的那名死者据其父母所言,也是在回医院复诊后失去联系,隔天开始无故旷班,打电话也联络不上,失踪后的第四天早上被人发现陈尸废弃车场。
第一名被山体滑坡掩埋的死者的行踪最难还原,她独居、没有经常联络的家人或朋友,在多个不同的地点打工,由于拋尸位置偏僻,人烟稀少,加上被山体掩埋了一阵子才挖出尸体,当时被认定是意外事故致死,甚至没经过解剖,遗体便被火化了,现在难以判定死者确切的死亡时间,因此也很难还原受害者足跡,能确定的只有受害者因扳机指问题曾前往医院开刀治疗,后续仍持续进行回诊及復健的疗程。
三名受害者拥有类似的特徵:年龄落在三十岁上下,体型纤瘦,身高介于一百五十五到一百六十之间,长直发、双眼皮,据三人身边亲友的描述,她们具有类似的性格:和顺好相处的女人;且三人皆为医院病患,入院原因分别为:扳机指开刀治疗、车祸急诊与心理諮商疗程,最后是手腕扭伤。
在这方面,唐展熙的外貌与性格特徵虽与受害者侧写相符,然而她并非医院病患,而是员工,且这回犯人在唐展熙的住处也留下黑桃k,像是知道警方会发现一样,这个部分一直让姚棠百思不得其解,难道这只是犯人对警方的挑衅吗?
犯人突然改变自己一贯的行为模式一定有个原因,这名犯人是组织型犯罪者,绝不会心血来潮决定让警方在发现尸体之前就开始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这只会增加风险。
姚棠总觉得这里头有蹊蹺,她反覆推敲着前几起案件犯人的行为特徵,尝试找出那个让他转变行为的关键,第三个受害者的出现引起大批媒体关注,也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