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投影片上头是两隻假的铁丝母猴,一隻铁丝母猴身上镶着一瓶牛奶,一隻铁丝母亲包裹着毛巾布,「两隻铁丝妈妈分别提供热量和母猴身上的触感,按照当时育儿理论及心理学派对依附的理解,幼猴应该选择提供热量的奶瓶,然而幼猴选择了毛巾布妈妈。实验结果证明孩子需要从母亲身上获得的不只是母乳,而是精神支持、安全感……或者说是爱。」
「一九九零年代,美国各地犯罪率骤降,许多专家提出各自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两名学者提出一个十分有趣的解释,因为堕胎的合法化。美国各州有各州的法律,当某一州放宽堕胎的限制,该州在二十年后,也就是堕胎开始合法那个年代的孩子长大以后,年轻人的犯罪率大幅下降──这个发现具有争议性,却与我们上头的讨论不谋而合,当母亲并不想要这个孩子、无法给予他适当的关怀照顾,给予他的甚至是责怪与恨意,孩子的成长注定多舛。」
「最极端的状况,观察各个连环杀手的案例会发现,许多连环杀手出自残破的家庭,且对于母亲可能有些非同一般的执念、恨意或是绝对的服从。这并不是说明所有与母亲关係有嫌隙的孩子都会成为连环杀手,只是再次证明母亲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
「那么为何孩子无法脱离对母亲的依附?为了瞭解这一点,哈洛还在铁丝母亲身上装上空气喷嘴,当幼猴抱住铁丝母亲时会有气流喷向幼猴,可以被理解成是一种危险、是令幼猴不舒服的东西,按照刚才提到的行为学派的分析,幼猴应该会马上逃离──但事实上幼猴抓得更紧,就像所有受虐儿童和受虐的伴侣一样,他们不会离开,而是会尝试去合理化对方的行为,或是认为自己有义务『拯救』对方,对此,生物学提供的解释涉及新生儿身上与压力相关的因素,关于糖皮质素的分泌及其相关机制……」
经过一系列实验论证及生物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及解释,萧澄看着时鐘,见时间已经差不多了,便开始适时的收尾,「……所有生物的演化都是为了生存,照顾者与被照顾者之间的依附已经演化成,无论照顾的品质如何,被照顾者都会对其產生依附──为了生存。」
生物的演化是一种极其悬乎的过程,一切无关善恶,只有生存。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