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俱进的“起名天才”,老头得意了好久呢。
老袁眼窝子浅,看到爷爷留下的一桌一椅难免要掉回眼泪,不想让父亲伤情,袁圆把行李和保温箱搬上岸,赶老袁回去忙事业。
袁虬生听令调转船舵,挥别女儿回城去了。
祖宅离码头不远,爬一段短坡就是。这么短的路,袁圆还遇到了两位老街坊,听到游艇马达声的余阿婆,周阿婆手里各捧了一个大柚子出来接人。
“我的好囡囡,有一阵子没回来了,婆婆都想你了。”余阿婆梳圆髻,胖墩墩,满月脸,像极了年俗画里的老阿婆。
老姐妹周阿婆则跟她相反,瘦瘦小小,卷发红唇,时髦得很,就爱抬杠,“你是想球球了,还是想球球做的好吃的?”
袁圆面色微囧,也只有回了未眠岛才能在老街坊的嘴里听到自己的小名。幸亏她争气,成天跟吃的打交道,身材没随了她的大名和小名长。
余阿婆皱皱鼻子,“我就不能既想球球,又想球球做的饭吗?”
老姐妹俩待在岛上没事,成天除了掐架还是掐架,袁圆拍拍带回来的巨型保温箱,“回头我准备好,喊你们来家里吃饭。”
一句许诺,两位婆婆乐开花。
袁圆没听老袁的,掏出钥匙,第一时间打开夜未央的大门。餐厅是四开间的石质徽派建筑,厨房占据东侧一间,其余三间全部打通,轩敞干净,内设十数套木质餐桌餐椅,四壁有窗,窗外是海,享美景享美食,袁家的私房菜馆是这座遗世独立的小岛最耀眼的一张名片。
时光荏苒,餐馆里的香樟木桌椅被岁月打磨出了厚厚的包浆,陪伴她长大,教她厨艺的老人也变成了天上的一颗星星。
袁圆环视餐厅,目露怀念,她二十三年的人生,有一多半时间是在这个餐馆里度过的。父母忙着创业,她是跟着爷爷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