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郁宛很不合时宜地提醒道:“万岁爷,咱这些画都是有摹本的。”
吴惟庸多精明啊,早就防着此类意外,故而回回描摹的画作都会命徒弟再复刻一份,留在他那儿存档——烧了便烧了,再要一份又有何难?
乾隆这样作秀似的,让她瞧着未免有些啼笑皆非。
眼看老男人眉毛拧起,白胡子也飘了起来,郁宛心知这人生气了,赶紧说道:“能救回来自然最好,徒弟哪赶得上师傅?万岁爷您真是太体贴了。”
一通彩虹屁让乾隆脸上多云转晴,乾隆冷声让王进保将东西搬进库房里去,自个儿却进屋安睡。
郁宛道:“您不去看着他们搬呀?万一被人偷偷卖了可怎么好?”
乾隆淡淡道:“你又不稀罕。”
“谁说我不稀罕?”郁宛笑着躺下,和他面对面,“其实画救没救出不重要,您有这份心就够了。”
从被子里握住那只苍老的手,“以后可别再这样冒险了,叫人牵肠挂肚。”
要死也请死得太平些,别做了厉鬼还来寻她,那才麻烦呢。
乾隆冷哼一声,懒怠理她。合着连驾崩都得合她心情?这人未免太霸道了。
胸中倒有些异常的暖意,至少这回,她没再口是心非。
嘉庆三年,得知白莲教首领王三槐终被擒获,乾隆在他的十全武功之外,又添上一大功绩,命抄录成册,内外称颂,连儿子的功劳都要抢,可见乾隆依旧是那个乾隆。
虽然好大喜功之心不改,可到底已是风烛残年的人物,明眼人都看出太上皇撑不了多久了,或许因此之故,新帝亦未与之计较,只日日命人延医问药。
日渐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