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和朝臣举反对旗,就算皇帝力排众议立这个孩子为太子吧,这孩子往后的路也会走得分外艰难——作为母亲,郁宛只想让她的血脉过得好好的。
阿木尔懂事又听话,还曾给她带来无边的快乐,这便够了。
第213章
乾隆三十八年冬至, 继端慧太子之后,乾隆再一次秘密建储,以十五皇子永琰为储君。
他没告诉任何人, 亦未召集诸位大臣商议,而是仿照先帝生前的做法, 将圣旨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之后, 如此,既可防止诸皇子过早生出野心, 也能避免手足相残之祸。
他只对郁宛提了一嘴此事, 并颇为郑重地对她说:“朕适才到奉先殿中祷告, 如其人贤,能承国家洪业, 则祈佑以有成;若其不贤,亦愿潜夺其算, 毋使他日贻误, 予亦得以另择元良。”【1】
直白点说就是,若永琰还行,就请列祖列宗保佑,助他光耀基业;要是不行,就请让他早死,皇帝好及时选个贤能的出来。
郁宛:……这妥妥的是诅咒嘛。
皇帝对亲儿子也够不客气的。
她讪讪道:“您也不必发此毒誓,尽人事听天命不好么?”
乾隆面上十分冷酷,“朕蒙皇玛法亲自教导, 故而战战兢兢, 于朝政不敢有丝毫怠慢, 永琰即使不能达到朕的成就, 至少不能差得太远, 否则岂非愧对祖宗?”
郁宛扶额,又来给自己脸上贴金了,其实康熙就请他到宫里住了几个月而已,哪怕有过教导吧,也不能算多么亲力亲为,至于因为乾隆而决定传位给四爷——这个么,郁宛觉得要人相信也太困难了些。
除非弘历身上真有龙气环绕,叫人一眼看出他是紫微星转世,这就颇具神话色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