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了滑铁卢,清军征缅接连失利,到最后西南剿匪的使命还是得落在忠心耿耿的小舅子身上。
乾隆三十四年早春二月,年将五旬的忠勇公傅恒奉旨挂帅出征,这位富察一族的当家人,曾经平定金川、平叛准噶尔,本应带着累累战功归家养老,然上有命,下不得不遵,拼将一死酬知己,他能为皇帝所做的,也只有最后这件事了。
和敬公主自然不愿舅舅冒这么大的风险,朝中又不是无人可用,凭什么回回都得富察家身先士卒?皇阿玛未免太不客气了些。
当然这种话她是不敢对乾隆说的,遂婉转托人求到郁宛跟前来,想让她帮忙劝劝,看能否另请位主帅,忠勇公挂名即可。
郁宛自然是一口回绝,和敬这招也忒损,自己不敢质疑她父皇,就拉别人下水,以为旁人都是傻子任由她搓圆搓扁么?
何况事涉朝政,莫说她只是一介深宫妇人,即便她也姓富察,在这件事上同样没置喙余地——难道因她几句软语温存,乾隆就不管西南战事了?根本不可能嘛,那得是啥样的昏君。
郁宛不但将五百两金子退了回去,还顺势称起病来,谢绝一切外客求见——她是庶母,和敬再如何尊贵可也毕竟是个小辈,长辈自然有不见晚辈的权力。
和敬公主气得牙根痒痒,没想到豫贵妃这样自私自利,让她带句话都不肯,白瞎了皇阿玛这样疼她。
待要去求魏佳氏,和敬公主却也拉不下脸来,这两年她没少在皇阿玛跟前说魏佳氏的坏话,只瞧皇阿玛再不踏足永寿宫便知了。
可她也不能冒险跟魏佳氏重修旧好,万一魏佳氏的条件是助她封后呢?那富察一家倒成垫脚石了。
不提和敬公主如何焦头烂额,魏佳氏得知消息后,却亲自叩响了永和宫的大门。
她拖着病躯前来,郁宛也不能不见,可她如今跟这位皇贵妃娘娘并没什么好说的——魏佳氏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