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得作为压箱底的,不到万不得已郁宛不想动用。
小桂子得了夸奖,脸上喜气满满像个熟透的番茄,又说茄鲞是他请御膳房的刘太监帮他做的,他本来想给赏银,刘太监还不要,只说让他给多贵人带句话,往后有什么想吃想试的,只管来叫他。
郁宛就知道这是投石问路的意思,“那刘太监是个什么样的人?”
小桂子很诚实,“五十大几了,快告老还乡的年岁,背有点驼,耳有点聋,眼睛有点花。”
看来是勤勤恳恳在御膳房干了几十年,一直没得到重用,想借着贵人主子的门路引荐御前,好歹能攒点棺材本,离宫的时候别太落魄。
郁宛想了想,她虽是个新宠,却没多少人想来投靠她,都知道蒙古嫔妃难以长久,这刘太监倒是慧眼识英雄——大约等自个儿失宠的时候,他也早就退休了。
郁宛虽喜欢美食,倒也不爱穷折腾,茄鲞的事只是心血来潮,何况这刘太监都过了知天命之龄,自己还动不动去烦他,是否太不尊重老人家?怎么也得抓个年轻力壮的使唤。
但,许是小桂子那番描述打动了她的情肠,她是个大龄的宠妃,这位是个大龄的厨子,可不得惺惺相惜么?
郁宛叹道:“既这般,往后永和宫的宵夜就交由刘太监负责吧。”
她晚上惯例得叫道点心,这个倒是不怎么费工,也成全了刘太监的忠义。
小桂子答应着,又听郁宛吩咐,“你精通农事?那正好,我有一事交代。”
便把前儿筹划的要买些红薯板栗芋头说了,这些东西御膳房虽也有进,却一个个驴粪蛋子外面光,华而不实,口感更是马马虎虎。郁宛要的却是农家现摘下来的,无须洗得过于干净,带一层泥最好,既耐储存,吃起来也更绵软甜糯。
小桂子二话不说就用纸笔抄下,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