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处罚犯罪者,对其他社会成员杀鸡儆猴,预防犯罪发生。」
「很好。温磊同学,你有其他想法吗?」
「呃??透过惩罚犯罪者,也许可以稍微弥平被害人心里所受到的伤害?」
「三位同学的回答都很正确。」顾怀之轻笑,将投影片切换之下一张。她走下讲台,踏上教室中央的阶梯走道,侃侃说明:「关于刑罚的功能,学理上有三个理论。」
「首先,应报理论。大家应该都听过汉摩拉比法典吧?汉摩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而贯彻其中的核心价值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今天加害人如何伤害被害人,被害人就能以相同的方式施予加害者,也就是所谓报復的概念。」
「在古典时期,报復是刑法最重要的概念,也是唯一的目的。古典派法学家之所以认为应报是刑法的目的与功能,是因为他们认为犯罪是行为人对于法律规定的否定,而刑罚则是对法律否定行为的在否定。换句话说,当犯罪行为人以他的作为否定了国家律法的存在,国家就会以刑罚来否定犯行为人所为的不法行为,藉此声明法律是正确,而犯人是错误的。」
语落,顾怀之略微侧身,下意识寻找男人的身影。
然而这一刻,男人的眼里却不再是几分鐘前的专注,镜片下的眸成了一潭看不清的深渊,渊水里是锥心刺骨的千古冰寒,是比原先那片苍茫还要来得更萧瑟的绝境。
周奐的眼里,是一片深不见底的黑。
「??」
儘管心里意外也介怀,顾怀之却没有太多时间探究细故,只能匆匆收回视线,提起笑容,循原路折回讲台,同时继续讲课。
「十九世纪后期,实证主义兴起,实证派法学家提出不同于古典理论的刑罚目的论——犯罪预防理论。预防理论的支持者主张,刑罚不是对犯罪的应报,而是国家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