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
夜将深,冷色的霓虹蒙上时间的氤氳,在夜幕中更显迷幻。
时隔一星期,顾怀之再次踏上这条街,眼底映入的依旧是那源自古希腊的神秘单词。
thanat,死亡。
这个单字源自字根thanats,是古希腊神话中死神桑纳托斯的名字,后来thanats一词被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所提出的本能理论中用作死亡本能的命名,后来衍伸出死亡之愿的意涵。
依据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人类拥有两种与生俱来的衝动本能,其一为生命本能,另一则为死亡本能。
生命本能与死亡本能的目的与慾望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生命本能是人类力量的来源,坚强地袒护生命和一切代表生命的事物,体现在坚毅对抗命运乖舛的英雄故事之中,也显现于日常中愉悦、希望、爱等正向情绪上。
反之,死亡本能则象徵人类内心深处对于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渴盼与贪望,死亡本能最终的目的是要使个人走向死亡,而死亡意味着真正的平静,是所有灵魂最终的归处。
死亡,是所有生命的终点,是尘埃落定的祥寧。
将酒吧取名为thanat,也许寓有拋去庸俗世界里各种繁文縟节之意,象徵走入里头的人们都已经选择在某个短暂的夜里,捨去普世价值中烂陈俗套的框架,追求属于人类内心最原始的,渴望毁坏、贪慕不羈的衝动本能。
这也是当初顾怀之之所以在限时动态上看见一眼,就被深深吸引,然后下定决心总有一天要亲自造访的原因。
她走进thanat,为的就是拋弃那些捆绑着他人生方向和自我意识的礼法教条,拋去所有道德束缚,当一个晚上的自己。
真正的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