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的人傻眼了。
吴孟达辞去厂长的职务去搞新厂,温宁又是文具设计师,意味着新厂生产的文具将会有源源不断的新款,更关键的是,新厂还有市里一把手的扶持,天呐,到时候他们老文具厂怎么办?
这竞争起来,根本打不过啊!
此刻,老文具厂那群厂干部,一个个肠子悔青了!
早知道就不该跟张德发联手搞吴孟达!
更不该单方面毁约昧了温宁的分红钱!
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解决完文具厂的事,温宁把新建厂的事提上了日程。
她和吴孟达分工,她负责负责筹集资金,购买设备,吴孟达则负责建厂涉及的其他各项事务。
吴孟达对厂子业务的规划还不太清晰,“小温,我们以后也是生产当前市场上那些文具种类吗?你之前设计的那些文具,其他文具厂也开始效仿,我们新厂面临的竞争压力很大。”
温宁对新厂的业务早就规划好了,“吴叔,我想生产一种新型的笔,这是咱们厂的王牌产品,我敢保证别的厂肯定没有,至少未来20年内,都不可能生产出来。”
“什么笔?”吴孟达面露惊疑。
他只知道圆珠笔、钢笔和铅笔,还有水彩笔,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笔是别的厂未来20年都生产不出来的。
温宁淡淡一笑,替他解惑:“中性笔。一种介于圆珠笔和钢笔之间的笔。这种笔书写流畅,墨水干得快,风吹日晒都不会褪色,并且价格比钢笔便宜得多,只要能生产出来,销量完全不用愁,甚至可以出口到国外。”
在后世,世界第一支中性笔出现在1984年,由日本樱花文具生产。
中性笔研发最难的地方在于墨水和笔尖的滚珠。
这两样东西,都只能依靠进口。
而国际上对华国进行技术封锁,华国的文具厂买不到调配墨水的原材料,也买不到压制笔尖的机器设备,所以只能进口日本产的中性笔。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6年,国际封锁逐渐解封,国内文具厂才生产出了国产中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8页 / 共1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