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升,允升,这里!”尚未踏入书院大门,就听到远处有人喊自己的表字。常晋忙扭头看去,发现有个年轻儒生在学院外一株大树下招手。
“原来是清远兄呀,你在这里做什么,怎么不进去?”常晋走过去拱了拱手。此人名叫王启年,字清远。常晋在阳明书院求学,只和寥寥数人熟悉。其中一人就是王启年。他家住在城外王家村,父亲是那一带有名的员外。
王老爷子一心想让儿子读书考取功名,可惜王启年实在不是读书的料。每次学院季考,王启年都是最差一等。
按说两人身份有别,王启年和他不应该相熟才对。从记忆中得知,这主要是因为学院的几个书生曾经作诗讽刺王启年,常晋看不下去,出言相助,这才让王启年引为知己。
王启年并没有回答常晋的问话,反而盯着他看了好久,像是发现什么稀罕东西。
“清远兄,我脸上有什么不对吗?”常晋被他看得有些发毛了,心中暗暗揣测,这位仁兄不会有断袖之好吧,如果是这样,自己可要离远些。
“前些日子碰到蒲玉裁,他曾说允升变化很大,现在我看你,果然像是换个人一样。快告诉愚兄,最近遇到什么好事不成”王启年啧啧称奇道。
“清远兄说笑了”常晋这些日子白天读书练剑,晚上修炼《观想经》,如此几个月,一身气度自然不同往日。现在仅仅是随便这么一站,就有番儒雅果敢的气度。
“你小子不说就不说,赶紧进去吧。我已经应过名,现在还进去干什么,刚刚季先生见到我就开始唠叨,想想这个头疼。”王启年对读书毫无兴致,自然不愿再进书院受罪,“愚兄在这里等你,你快去应个名,这么些日子没见,等下叫上剑臣兄,咱们同去酒店喝上几杯。”
“也好”换做以前,常晋自尊心作怪,可能会推三阻四。现在他身上有些银钱,自然不怕聚会。
等常晋应完名再出来,王启年身边已经围了几个同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