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高望重,史太傅足够。
但史太傅有自身缺陷,他太过耿直直接,而且,灵活不够,就显得很硬,不能团结大多数。其实,齐尚书手段多,而且不计较脸面,与史太傅是绝好配合。
但现在齐尚书判变,只能用史师傅了。
荣烺给史师傅出的主意,不用结党营私,你就多跟徐、钟、李三人多通气,你们四个绑成一条绳,就能在内阁站有一席之地。
史太傅寻思着,内阁里有帝王偏宠,有齐康为祸,眼瞅江山不太平,的确不能袖手旁观。史太傅担得一腔正气,“老朽凡事秉公而论,对得起良心。”
荣烺就是要史师傅如此,不改公心,稍稍灵活些就可。当下不吝赞美,“忠臣当如是。”
史太傅递出的橄榄枝,很快被徐李钟三人接到。史太傅年纪最长、资历最高,他是个正直人,凡事都按公心而论,大家提前商量,能议到一块就议一块,议不到的,那就在君前各说各的不同意见。
这样的方式,大家舒坦的同时也添了几分亲近。
起码在风雨动荡的内阁,非但能一起生存下去,秦太师还对他们客气三分。
秦太师也没少拉拢这几位,一则史太傅与他脾性不同,若能交心,前头几十年早交了。既然到现在仍没有太亲近,可见就是天生性情不投。二则秦太师空降内阁,大家皆心有不服。其实大家也不直接得罪他,但即便新人如钟尚书,也没有要投靠秦太师的意思。
给人当小弟哪儿有自己作主好。
他现在与史太傅亲近,秦太师还更客气哪。
秦太师只能退而求其次将功夫用在江南官场上,江南出这样的大事,总督巡抚都有空缺,秦太师皆换上自己旧交,三品以下官位他无法直接插手,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