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办之目的,以此基础制定行动,过程不该用「好坏」或「是非」来评价,行动本身只应该受限于社会基本道德束缚,而不被规定与秩序限制。
第一次合作的在侦十二队办案便让江涛澈受到震撼教育,他从未想像现今社会,仅是一位刑警小队长可以大摇大摆的走近帮派总会,二话不说直接要人,对方也不由他说直接派人下去寻人。
「师父嫌疑犯是他们帮派的人唷?」
「不是呀,只是他们找人,比警方快些,而且更有效率,而且我们掌握证据可以直接定罪,嫌犯生也好死也罢,有抓到就好,你懂我意思吗?」
这番言论直接打开江涛澈的思维,刚上任的江涛澈小心翼翼的问:「这些事情不是违法吗?」
「是呀,但结果是好的就好了吧,反正那傢伙死有馀辜,哈哈哈。」皇甫旬敷衍带过,接着则在帮派的接待厅睡着,貌似昨晚酒喝太多。
最后案件的以兇手因为潜逃期间,要出国避风头和地方角头价格谈不拢,在争吵时不慎掉到海中,溺毙身亡,地方角头也以走私罪被起诉。
皇甫旬不仅抓到嫌犯,也为帮派处理心头大患,获得双赢局面,这样的处理方式在皇甫旬底下比比皆是,他能巧妙的找出黑白双方所需,从中获得自己想到的结果。
极端的核心思想,让办案方式颇具争议性,皇甫旬长期游走在灰色地带,藉由大量的法外资讯来侦办案件,自己总在风口浪尖,为了线索他愿意以身试法,和罪犯者们打成一片,愿意採取官商勾结,涉入不法勾当。
但并非每次能达到双赢局面,有时刑事局必须承受他乱来的后果,例如:私自和地下社会交换情报,导致其他案件调查不顺,贩售或交换情报给新闻媒体,导致许对内幕被报导。
然而刑事局上层又不得不承认皇甫旬的破案率与办案效率,所以只能将他的负面消息压下,他也聪明从不让同行们抓到自己的痛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