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别提有多美滋滋了,结果一个走神在学官问名字登记的时候下意识地报上了名字。
然后得到了九日后来民学正式开始学习的通知。
这一天她除了谈下几笔小生意, 连民学教什么都不知道, 只好在九天后又来了一次。
总的来说, 报名民学的人其实不少,而且因为本身识字的很少,绝大部分学生都是从一个起点起步的,所以民学的‘班级’划分是以年龄为大致划分,把十岁以下的放几个班,十岁到十二岁,十二岁到十五岁,十五岁以上的又分别分为几个‘班级’,教的东西没有太大差别,只不过考虑到年纪太小的理解能力稍弱一点,在十岁以下的班级里没有增加一门名为‘常理’的课。
倪静臻就和之前倪惊澜见过的那队父母双亡的兄妹是一个班的,在十二岁到十五岁的班级,虽然那对兄妹来的时候哥哥是只想让妹妹读书,但是学官最后是劝着那对兄妹都来了,记下了两个人的名字。
这个班级里有女孩,也有男孩,衣着各异,有不少大概是清晨就从良乡周边的村子里赶来的,鞋子和裤子下摆上还沾着点没干的泥土。
大早上的,开始的两节课没什么意外是识字和算术,这都是倪静臻早已掌握的内容,她听得百无聊赖,看到其他人却都在无比认真。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这些难得的知识。
这个民学不错是不错,但是还是不大适合她——倪静臻心想。
她决定等今天的课上完之后,就去跟民学的学官有事以后不来了,也不知道民学有没有名额一说,总之还是把这个读书的名额给更需要的人吧。
就是在倪静臻的这种心情之下,这个上午最后一节课的夫子来了。
也就是‘常理课’。
常理课的夫子自言姓郑,是个穿着一身布衣板着脸的女性,一开始就大大方方的说,“其实这一门课我也只比你们早学几月,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