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新科进士说是天子门生,但是真正用这些人,以及决定要如何用这些人的是她,提前多观察一下这些人的表现,对接下来的合作有好处。
只是她能在现场观察到的,也就是这些人的一些心理素质而已,看这些人在殿试中写的文章,注定看不出个什么子丑寅卯。
连时人都很看重的书法,她都只能看个出表面,不懂什么筋骨力道。
不过正宁帝离开后,何殊也没在现场多留,对某些心理素质较差的考生而言,在皇上和太子眼皮底下考试,那心理压力着实有些过大。
看到何殊过来,正宁帝饶有兴致的问道,“皇儿看了一圈,可有收获?”
“还行,有几个定力还不错,就是相较于上一届,这一届,好像要逊色了些?”
说完,她若有所思的问了句。
“这次的会元第二的贡士好像姓杨?”
汪林赶紧恭敬的回道,“回禀太子,那亚元确实姓杨,出自凌山书院,祖籍在承同府。”
何殊本就是因有所猜测,才会特意问起,如今听到汪林的介绍,相当于是印证了她的猜测。
“承同府杨氏?孤记得与瑞王一同出海的人家中,似乎就有承同府杨氏一族,可是一家?”
汪林很为自己这次特意提前做过的功课感到得意,赶紧回道。
“是一家,他父亲曾任国子监祭酒,是杨氏年轻一辈中最出色的一个,没有随其父离开。”
也就是说,这位就是杨家给自己在大安留下的退路,何殊饶有深意笑了笑,也要看她愿不愿意给这个机会。
何况她那位瑞王伯也不是吃素的,这承同杨氏将如意算盘打得如此响,不知他们有没有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