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一时的兄长们,还对宣王这位遭先帝当朝训斥后,自尽身亡的兄长留下的妻子儿女们,多有照顾。
对于被贬为庶民,流放到边关的瑞王一家也很关照,赦免他们的罪名,派人送去钱粮物资,为他们呼医请药,改善生活环境。
要不是先帝在流放那些儿子时,直接注明不许他们再回京,正宁帝哪怕不敢重用他们,却并不介意让他们回京。
所以对于那些因她的叔伯倒台,无辜受牵连,却又真正拥有能力的人,何殊并不会因为一些猜疑与忌惮,就拒绝重用对方。
这也是崔景怀见过乐贤居士,调查过对方的详细情况,确认对方除了名声在外的文采外,在民生经济与治国理政方面,也都很有想法,确实有可取之处后,将人引荐给她的原因。
此刻听到吴教谕介绍的这些信息,何殊难免有些唏嘘感慨。
“我只知道乐贤居士才华出众,没想到他的仕途竟然如此坎坷,真是可惜了。”
沈卓等人也纷纷附和,虽然他们的年龄还不大,还不能理解什么叫做时运不济、壮志难酬。
但也听得出来,乐贤居士是位对仕途有追求的人。
而何殊则是真心为之感到可惜,像这种人才,即便没被派去地方主政一方,只是安排到府学或是书院中当先生,也比赋闲在家浪费资源强。
说到底,还是因为这年头的人,都不懂得什么叫做人尽其用。
不过这也给了何殊一个灵感,让她随即做出一个决定,接下来完全可以派人朝这个方向努力,争取能多挖出一些有着类似经历的人。
只要不是人品道德存在严重问题,就能派到各行各业发光发热,毕竟这些人肯定都能读书识字,大安正需要。
第二十六章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