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收为义子。
就这样风平浪静地过了十年,一直到七皇子十七岁时,记忆恢复才被认了回来。
因为愧疚,七皇子甫一回来就被封为敏王。
大周王爵之位有三等:亲王、郡王和王,不要小看只是一个敏王。大周对皇子的封爵一般都是在二十岁及冠之后,且重明帝曾说过:凡吾子嗣,有功者的得王爵。意思就是只有有功绩的皇子才能封王,大周历代有不少皇子在成年后只得了一个公爵的爵位。
敏王回朝后当年就娶了定边伯的养女为正妃,也就是现在的千皇后。
千皇后从小与皇上一起长大,关系很是亲近,虽然千皇后一直没有为启元帝诞下子嗣,但皇帝对她依然很敬重。
敏王虽然一开始得到了先帝的疼爱,但在当时的局面并不占优势。
说起先帝启元帝,十岁登基,在位五十八年,早年不失为一个明君,励精图治、勤于政事,把在哀戾帝手中败得千疮百孔的一个国家,慢慢地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国力也日渐强盛起来。可谓是中兴之主。
可惜英雄也有迟暮的一天,步入晚年的启元帝,虽然保养得当,但因为幼年受到妖妃郭氏毒害的关系,他的身体其实并不是很康健。尤其是这时的启元帝,变得和所有封建帝王一样,开始享乐和女色,因而身体就越发虚了。
庆元帝老了,但此时诸皇子羽翼渐丰,开始开始拉帮结派争夺那至高无上的位置。其中以大皇子元亲王、太子、三皇子安亲王势力最为强大。还有七皇子敏亲王(后晋)和十一皇子礼郡王也暗暗参与其中。
当别的皇子身边都有各种各样的势力为他们摇旗呐喊时,敏亲王身边也之有一个定边伯全心全意支持他。而这支势力也因为定边伯身份的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