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桌之上,几株盆栽的茉莉花,盈盈素花骨,小葩似玉雕。
清风一吹,频频送香来。
杨时月笑笑,若有所指地感慨道:“总也有那知春而不绽,不愿斗芳菲的。”
……
夜色未降,裴少淮从州衙归来,一对儿女便又到他跟前比起了背诗。
小风今日下了一番苦力气,一口气背了七八首,略胜哥哥一筹,得了父亲的夸赞。
晚膳过后,屋内已备好沐浴的热水,屋内氤氲着一股朦胧的水汽,杨时月帮着丈夫宽衣的时候,复述了白日里小风的话。
她道:“志向是好的,可我也怕她是竹篮捞月。”
裴少淮穿着素色内衬,怔了怔,略一想又了然——两个孩子年已四岁,正是求知欲旺盛的时候。
“我省得了。”裴少淮应道,说了自己意见,“她若无心于学、不善于学,你我当父母的不能太过为难她。相反,她若有心于此,又尽心尽力,你我也不能拘着她。”
“人难免被世道所拘着,却不能被自己的心给拘了。”裴少淮分析道,“小丫头年岁还小,兴许还不懂什么是科考、什么是功名。”
在皇权的世道里,要凭空开设一个女子科考,是一件极难、甚至希望渺茫的事,但裴少淮也不希望就此堵了女儿的念想。
“妾身同官人想的是一样的。”
在给丈夫褪下内衬时,杨时月发现肩上压了两道紫青的痕,心疼问道:“官人肩上怎生了两道痕?”
裴少淮自己都没注意道,侧头一看,自嘲说道:“果然是力气活做少了,不是这把好手。”原来,今日到乡里巡看的时候,在一个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