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书卷翻开,对着纸上的字念道:“……子曰不然获罪于天……”
声声稚嫩,尚不能准确断句。
小南仰头看向父亲,示意自己不懂,道:“果真是更难许多。”
裴少淮摸摸小南的头,安慰道:“不急,往后会懂的。”与此同时,他的指尖正巧落在小南方才读的那句话上。
句子出自《论语·八佾》这一章节,原文是——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1]
裴少淮心里咯噔一下,儿子这随手一番,歪打正着,正巧翻到了一道好题目。
所谓“奥”,为屋内的西南角。
所谓“灶”,即为炊房、灶房。
古人迷信,因屋子里西南角终日见不到日光,最是深隐,便觉得西南角里有神灵,且是一屋当中的尊者,称之为“奥神”。
同样的,炊房、灶房作为烹食的地方,管人间暖饱,人们便觉得灶台上有灶神,初一十五皆好好供着他。不过,灶台上烟火气太重,灶神神衹要比奥神低许多。
春秋战国的供奉习俗,直到今日依旧沿袭着,多的是人家在屋角里摆香炉。
于是士大夫王孙贾便问孔子,百姓们为什么都说,与其信奉墙角的奥神,宁愿供奉相信灶神?
“子曰不然”,并非如此。孔子否认了王孙贾的试探与说法。
此句难就难在如何理解这个“然”字。
而这样供奉相信神灵的句子,蕴涵着更深层的含义,用于考一考此地读书人的见解,不正好吗?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