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裴璞的眉头皱得愈紧,问道:“秉元,你叔父一家,可有提前送了帖子?”
裴秉元明白父亲的意思,应道:“担心叔父宫中事务繁忙,故早半个月便派人送了帖子,早几日又叫人去府上通告了一声。”
裴秉元的叔父,裴璞的胞弟,裴珏也。
第6章
说起这裴珏,便要往上一辈再论论了。
原来,裴少淮的曾祖父育有二子,长子裴璞,次子裴珏,一母同胞,皆为嫡出,奈何这景川伯的爵位只有一个。
曾祖父百年以后,裴璞承袭了爵位,成了伯爵府的主君。
裴珏便只能勤奋读书,破釜沉舟,为自己谋一份前程。守孝期过后,裴珏参加春闱,得了贡士,后又参加殿试,得第十名,堪堪踏入二甲之列。逢年,官家下诏,赐官成都府温江知县,官七品。
温江县距京都山长路远,此一去不知何时还能归京,兄弟二人商量以后,认为“分府另居”为宜,田宅换作细软,兄弟均分。
期至,裴珏便带着妻儿,赴温江县任职了。
只因两地相距甚远,来回数月之久,此后二十余年里,两家虽有往来,却也不多,多是书信报平安而已。
裴珏到了温江县以后,并不倦怠,克己奉公,清正廉明,做出了许多政绩,也得了好名声,一直官至成都府知府,官四品。
十年前,成都府遇了洪灾,裴珏治水有功,被圣上召回京都,此后一路高歌猛进,官运亨达。先是任工部左侍郎,官三品,任职期间得了圣上的信任,纳为亲信,调至吏部,如今已是吏部尚书。
实实在在是圣上跟前的红人。
有父如此,家风严正,岂会有败子,裴珏亦生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