绯红起来、额角带上了些许薄汗。
然而路过一桌文臣时,忽然生变。一个年纪稍长,满脸福相的官员忽然抬起头来,目光落在他面上:“听闻你是新科进士?”
赵宝珠一愣。叶京华看一眼,向他介绍:“这位是户部尚书,良康大人。”
赵宝珠一凛,那不就是少爷如今的顶头上司?他赶忙低头作揖:“下官拜见尚书大人。”而后又道:“是……小子不才,于年前春闱中列三甲。”
闻言,良康点了点头,眸光微闪:“不错。听闻你是益州出身?”
赵宝珠不知这位尚书大人怎么忽然问起这个,还是乖乖答道:“是,下官乃益州山南县赵家村生人。”
良康笑了笑,似是回想到了什么似得闭了闭眼,道:“我记得你的试卷,「浮费弥广」一提,你提及益州诸多良策,答得不错。”
赵宝珠听了这话,惊诧地抬起头:“大、大人读过我的策论?”
良康点了点头,微微侧过头,看向他道:”你可还记得是如何作答的?”
赵宝珠当然记得。他自来记性很好,何况那篇策论是汇聚他九日心血所著。他抬起头,张开嘴,咕溜溜地便把整片策论背了出来,顿挫有度,一字不差。
不知何时,桌上静了下来。诸公皆转过头,注意倾听。
半刻后,赵宝珠言毕。诸公中纷纷点头,互相小声交谈起来。赵宝珠这篇策论算不得上佳,却也算是言之有物,最难得的是其脚踏实地,于当地实政之纯熟。
良康眸光闪烁,点了点头:“正是这篇,果然是你不错。”
赵宝珠仍是疑惑,这位户部尚书大人怎会读过他的策论呢?他只是一名小小三甲进士,又无才名——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