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位杨太夫人后来同样嫁了个清贵簪缨人家的夫婿,丈夫的官运也算不错。
婠婠年幼时候还经常看见她来宫中陪母亲说话。
——只是后来……也说不准杨太夫人丈夫的这个选择到底对不对。
世所周知闽南、岭南之地,因为瘴气横生、多生邪祟,所以总有些民智未开之感。
先帝在时,每逢科考放榜,几乎从来不见这些地方的学子榜上有名。
这些地方也是他们晏家的天下,这些地方的学生也是大魏的子民,他们怎么能总是读书读不过别人呢?
先帝是着急的。
后来他便有意选派有学识的官员去闽南、岭南之地经营,当这些地方的学政、好生教化百姓。
一般人都不大愿意去,唯独杨太夫人的丈夫说自己要“为往圣继绝学”,主动请缨去了闽地。
他做地方学政这几十年来的确颇有政绩,令当地风气民俗焕然一新,文寿末年的最后一次科考,甚至还让闽地考出了一个状元郎,叫天下为之侧目。
但杨太夫人的丈夫,也把自己的一辈子都留在了那里。
叁年前,他积劳成疾,病逝闽地。
杨太夫人跟了他一辈子,也大半辈子没有回到京中陪伴亲朋好友。
他用自己一生的操劳,为儿孙换来了一个“国公府”的门楣,庇佑了儿孙们来日只要不作奸犯科,几乎几十年内都不用再愁前程。
他死后,杨太夫人带着儿孙在闽地为他守孝,直到孝期结束,才终于拖家带口回到京中。
这也是杨太夫人时隔数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