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听人问起个难题,正不知如何作答,还请邴公与在座诸位替我想想。”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他是何用意。
曹丕漫不经心加一筷子菜,咀嚼两下才道:“这问题甚是刁难。假设天子与父亲同时染疾,恰有良药一丸,却只能救一人,那到底是救天子还是该救父亲?”
霎时间,建章台上鸦雀无声——这哪里是一丸药,分明就是汉
', ' ')('\n
室江山!若曹操大业未成不幸宾天,曹丕作为继承者该还政天子,还是该继承父志篡夺江山呢?
方才热热闹闹的宴会这会儿静得落根针都听得见,群臣都低着头、紧紧攥着手中的酒盏,只盼他把这敏感的问题收回去。但已是不可能,没有曹操默许他敢在宫中摆宴吗?没有曹操默许他能遍邀群臣吗?同样,没有曹操默许他敢提出这么尖锐的问题吗?
沉默许久,曹真笑呵呵打破沉默:“这有何难?君乃天也,人之共主,当献药于君。”没人附和,曹真是曹操义子,又与曹丕相厚,他怎么说都没关系,别人未必行。
朱铄高声驳斥:“非也!有救命之药当然给父亲,父子至亲嘛!”同样没人敢附和。
“也对。”曹真点点头,“忠孝不能两全,当真刁难。”
曹丕见除他俩无人作答,目光扫向陈群。陈群会意,立刻开口:“汉家以孝治天下,懵懂之童尚读《孝经》,其文有云,‘夫孝,始于事亲,
忠于事君,终于立身。’不能奉亲,何能忠君?这药自然是该给父亲。”他把问题上升至经义高度,予以辨析作答,名正言顺无懈可击。他学识和身份都不低,此言出口,沉默的众人渐渐动容,有几人表示赞同;尤其孔桂,又是附和又是点头,扯着脖子要让曹丕听清。
曹丕却不理他,转而问邴原:“邴公,您老是在下的师长,您说长文所言对不对?这丸药究竟是该贡献天子,还是进献父亲?”
邴原手扶桌案,雪白的胡须不住颤抖——躲不开,既在这朝廷就无法回避,终于到这一天!杨彪有下狱之辱,赵温有罢官之羞,郗虑有诋毁孔融之耻,华歆有戕害皇后之污,现在又轮到我了。老曹不逼我,小曹也不罢休,他们父子都是权欲熏天之人……
清清白白一辈子的老名士被自己学生问住了,该如何作答?其实陈群不多这句嘴答案也明摆着,曹氏篡汉已成事实,一句回答能改变什么?暗室之事就心照不宣好了,曹家却偏偏要拐弯抹角把话点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