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并署左将军府事;曾激烈反对刘备入蜀的益州主簿黄权被任命为偏将军,李严不战而降拜为兴业将军;刘璋之婿费观为裨将军,亲族吴懿为讨逆将军、来敏为典学校尉;刘备入蜀途中招揽的智士彭羕为治中、李恢为功曹,其他如孟达、张裔、费诗、秦宓、王谋、杨洪、周群、张裕、王连、严颜等蜀中旧臣都被授予官职,甚至连刘璋麾下权臣庞羲、三辅移民领袖射援、流亡半生
', ' ')('\n
的老一代名士许靖也被刘备接纳封官。当然,这所有的任命和表奏都是不可能被许都朝廷承认的。
除此之外刘备还有“大手笔”。他数年征战妻子屡亡,糜氏殉于当阳之败、甘氏病逝于江夏,在平定蜀地之后连那位曾经同床异梦的孙夫人都被娘家不声不响接走了,堂堂“左将军、益州牧、大司马、领司隶校尉”还是个光棍汉。群臣劝其再娶,没想到刘备在法正的撮合下,竟迎娶了吴懿之妹、刘璋已故兄长平寇将军刘瑁的遗孀,仅此一事就使蜀中旧人领略到了这位新主子宽阔的胸襟。一者刘备大行仁义折节下士,再者也是蜀中士人厌恶了刘璋的昏弱无能,大家遂接纳了刘备的统治。左将军府一时群贤毕至少长云集,新人旧党和谐和睦,颇有明主能臣共图霸业之势。
不过这完美的状态没能持续很久,随着曹操西征,刘备的噩梦又开始了。刘备既然有意扎根益州,便知汉中重要,若不掌握这个蜀地门户,他的地盘永远是向曹操敞开的,甚至可说若无汉中便无蜀地,因而在大体稳定局势之后,他就在法正建议下筹谋讨伐张鲁——惜乎曹操又抢先了一步!
得知曹操兵伐汉中,刘备震怖不已,原先的计划也都归为无用,眼下最佳之策是与张鲁结盟,协力赶走曹操,再与张鲁“秋后算账”。但是前番张鲁在刘备、刘璋角力之际曾企图攻打白水关,刘备为尽快取下成都也从汉中挖走马超,两家结怨非浅,一时难以联合。而就在刘备苦思冥想之际,荆州又出乱子,孙权趁火打劫向三郡发起突袭,长沙、桂阳相继失守,刘备不得不赶往荆州救援;但路途遥远,孙权又诡计多端,三郡还是丢了。即便刘备摆足武力解决的架势,但还是被孙权摸到了底线,最终只能接受平分荆州的议和协定,一路风尘折返成都。
可就是这一去一回间,局势越发糟糕,曹操已打破阳平关、拿下汉中。刘备即刻派黄权去巴郡招揽张鲁,却被曹操提前下手——至此成都方面已完全陷于被动。
刘备之志不可谓不高,其才不可谓不大,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