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这么深奥的书你也敢看呀。”
“小的不是看,只是抄。”吕昭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就属这套书的卷数最多,字也多。我要是能抄下来,一定能认识不少字。”
“你不得其法,先去抄《孝经》、《论语》吧。”曹操说着,无精打采拿起吕昭抄写的竹简,正见: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才高行洁,不可保以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可保以必卑贱。或高才洁行,不遇退在下流;薄能浊操,遇在众上。世各自有以取士,士亦各自得以进。
“大人,您怎么了?”吕昭瞪大了眼睛。
“什么怎么了?”
“您……您哭了。”
曹操擦了擦不觉流下的泪水。《论衡》说的一点儿都不假,遇到如今这个世道,自己再努力仕途上也不会有什么成就了。既然已经走到了死胡同,何必还要在这里浪费青春呢?非要熬到头破血流山穷水尽吗?算了吧,回头吧!不为自己想,还得为老婆孩子想呢……五十岁的孝廉有的是,就算自己再隐居二十年也能跟他们一样。黄琬不就是在家禁锢了二十载吗?等一个清平之世吧,盼着昏庸无道的皇帝早早驾崩,盼着那些老宦官都死绝……
“大人,我写得不好吗?”
“不是,你写得很好。”曹操摸了摸吕昭的头,“孩子,我给你介绍一个老师好不好?”
“那自然好了,是谁呀?”
“是我的亲弟弟曹子疾,他博览群书文学可好了。”
“他在哪儿?”
“在我的家乡沛国谯县,他教过家塾,你去跟他读书吧。”
吕昭吓坏了:“大人,您不要我了吗?我不离开您。”
“傻孩子,谁要你离开我了?咱们一起回家!”
“您不当官了?”吕昭诧异地盯着他。
曹操摇摇头,吟起了《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这官我不当了,我带着你还有楼异回家。家乡有我的儿子昂儿、有子疾的孩子安民,还有我侄子夏侯懋,你以后跟他们一起玩、一起读书,好不好啊?”
“嗯。”吕昭兴奋地点点头。
正说话间,楼异回来了,一进门就嚷:“大人,您的奏章……”
“喊什么?我已经知道了。”曹操起身看看楼异,“你休息休息,就吩咐人收拾东西吧,我要辞官了。”
“啊?大人您不必如此,老爷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8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