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最费钱。
所以陈平安跟皇帝宋和开诚布公谈了一次,说如果自己选择某条道路重新修行,那么大骊的几座密库,恐怕就要被自己搬空了。
宋和直接抬起手掌,说道:“别跟我聊这个,我不怕国库空虚,只怕国师无法尽早跻身十四境,只要国师将来说有一线机会合道了,到时候就算我宋和必须亲自与大端曹氏、大源卢氏皇帝借债,绝无二话。”
陈平安笑着点头,“假若真有那一天,陛下可别跟我装傻,说记不得当年说过什么。”
宋和笑道:“我也不与国师说什么虚头巴脑的,只说为人父,我留下那些几年几十年不挪窝的天材地宝做什么,留给宋氏子孙一个强大的大骊王朝就足够了。”
陈平安点点头。
这条修道之路,好处是能够稳步提升境界,十四境之下的捉对厮杀,压箱底本事足够多,隐患则是将来闭关追求十四境,极有可能必须散道一场。
第二,是尽可能追求纯粹二字,除了专注于炼剑,不求其他任何外物。
刚好跟真武山谈好了那笔买卖,龙脊山的磨剑石,估计足够支撑他证道飞升。
第三,尝试在三境柳筋境的一步登天,直接跻身上五境。
宋云间问道:“好像国师内心,不是特别着急大骊疆土的并州改道一事?”
陈平安笑道:“凭空多出那么多的官位,谁来坐?那么多的官帽子,谁来戴?”
宋云间疑惑道:“大骊朝野英才济济,一洲半壁江山呢,还缺合适的官员?”
陈平安问道:“等到大骊边军返回宝瓶洲,官场座位已经严丝合缝了,他们怎么办?”
宋云间恍然。
陈平安自言自语道:“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才有资格说一句,相见俱是太平人。”
宋云间眼神明亮起来,是啊,终于相见俱是太平人了。他敛去身形,去了隔壁的花园,再不打搅国师的散步,散心。
新建国师府扩大为三片地界,居中的建筑群,依旧原封不动,保留原有规格,中轴线上的三座院落,依旧有那梧桐、古松和桃树。此外左手边开辟出了一座花园,文秘书郎几乎都是凡俗,他们也能到这边散散心,养养眼,换一换心情,不必担心放个屁都可能飘到三进院落,吵到国师。
余时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