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谈还是书信往来,都是有商有量的,言语措辞极为妥帖。其中一位,更是坦诚笑言受宠若惊。
若说形势所迫,有求于人,文庙不得不低头?非也。事实上,现在的中土文庙,才是万年以来最具权势的。诸多安排,稍加琢磨,不可谓不强势,但是大修士对文庙的总体观感,反而要比以往更好了。界线之清晰,分工之明确,赏罚之分明,策略制定之强势配合待人接物之柔和……都让各洲山巅大修士们耳目一新。
高冕突然说道:“我已是废人一个,想要做些什么也是有心无力,你则不然,送出徒弟之后,返回金甲洲,不如将那宗门和盘托出,双手奉上?也算找个好人家嫁了,不说什么高攀谁,如果真能当个龙象剑宗的下宗,总是不委屈的。你是开山祖师,两任宗主都是亲传和再传,这点小事情,总能轻松搞定吧?”
臭椿道人咦了一声,“慷他人之慨,也能说得如此豪气干云?”
刘老成心中讶异,如此大手笔?听高冕的口气,这位臭椿道人,在金甲洲竟有一座宗门的家业?学那齐老剑仙,也要送出一座宗门当贺礼?不愧是剑气长城的本土剑修,递剑杀妖不含糊,为人处世也是如此……豪爽的?刘老成心思急转,盘算起金甲洲那些座宗字头仙府,
高冕瞪眼道:“与你好好说话不听劝,非要我满嘴喷粪你才点头?”
毕竟是要敲定一座宗门的归属,百多号徒子徒孙们的谱牒“迁徙”,臭椿道人好像一时间难以决断,默不作声。
高冕说道:“你肯送,也要看人家乐不乐意收。”
臭椿道人点点头,话糙理不糙。
高冕伸手道:“拿来!”
赫连宝珠一头雾水。
臭椿道人一边掏出那两张符箓,一边埋怨道:“还没捂热。”
高冕得手了符箓,骂骂咧咧,“他娘的这才叫慷他人之慨!”
梁爽啧啧称奇,真是长见识了。
老真人没来想起一句古诗,淮南一叶落,惊觉洞庭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那么剑气长城的风土人情,可想而知。
先前其实梁爽在仿白玉京内稍微坐了一会儿,与那位老夫子小叙片刻,就有聊起当年在书简湖停步的年轻账房先生,老夫子说当年陈平安的脸皮,不好说是薄如蝉翼,也远非今日厚如城墙的光景。所以就提到一事,到底是陈平安将家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