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根据大明的相关规定:社学学生的入学年龄,一般限制在十五岁以下。
入学时无需经过考试,招生数额也无限制,凡愿读书者均可入学。
然而在学生入学后,一切费用都需要自理。
当然社学的师资,大都由地方官府出面从民间聘请而来。
这些由官方聘请来的社学教师,被学生尊称为“师训”,官府则通称他们为“秀才”。
社学教师的地位不高,主要是因为朝廷不会授予社学教师任何官衔。
每月既不给这些人发放俸禄,也不给予任何其它的经济补助。
如今为了填补大名的官员空缺,朱元璋允许社学教师参加科举,这无疑是给他们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然而大明朝廷最擅长的就是,阴谋诡计、两面三刀。
把“整人”当成一门学问研究的,恐怕也就只有这里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探索,朱棡已经意识到自己根本就改变不了,老爹在治国方面的天然缺陷。
可科举考试毕竟是一件关乎吏治的大事,朱棡还是决定提出更为中肯的建议。
“为了避免再出现,像户部侍郎张易那样尸位素餐之徒,儿臣建议恢复唐代科举时的明算科。
除了几何函数之外,明算科的题目还应包括,与算学息息相关的天文、历法。”
朱标忍不住眉头微皱,“之前你拿到国子监的《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
《夏侯阳算经》、《海岛算经》、《五曹算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