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中。
御书房里的烛光闪烁不定,照亮了整个房间。
朱元璋和朱标并肩而坐,两人的身影被灯光投射在墙上,显得格外高大。
他们面前的案头上,堆满了厚厚的奏章。
每一份都需要仔细阅读、审核,并做出决策。
这些奏章来自全国各地,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事务。
朱元璋眉头微皱,认真地翻阅着手中的奏章,不时拿起毛笔来批注或签署意见。
他的目光锐利而专注,仿佛要透过纸张看到背后的真相。
朱标则静静地坐在一旁,观察着父亲的举动,偶尔也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父子俩默契地配合着,共同处理着国家大事。
“爹,儿臣认为三弟今天白天所言,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坐直身体正准备喝茶的朱元璋,闻言抬头看向朱标。
“咱也知道将税款存入大明钱庄,朝廷可以多获得一些利息钱。
可一旦将粮食折算成银两,平时收成好的年景还好说,遇到灾难怎么办?
那些粮商必定会借机囤货居奇,到时候上涨的粮价肯定要比利息多很多。”
朱标胸有成竹的说道:“关于这件事情,之前三弟早就提出了解决方案。
咱们可以为那些粮商提供贷款,让他们用自己的房子、商铺和土地作为抵押。
只要上了大明钱庄这条船,哪个粮商敢不听话利用灾年发国难财,可以直接断了他的贷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