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朱棡直接在纸上写下了“国权不下县”这五个字。
“胥吏里面的人,有不少都是当地豪绅的旁系。
知县如果与那些捕快、衙役撕破脸,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得罪当地的豪门贵族。您是出于成本考虑,沿用了‘国权不下县’的地方治理方针。
可到头来却给那些豪门贵族,提供了假公济私的土壤。
论白道知县想办事离不开胥吏,论黑道知县更比不过他们。
换做您是知县,又能怎么对付这些胥吏呢?”
在经过短暂的沉默后,朱元璋皱着眉头说道:“那那咱就禁止当地的豪门贵族去做胥吏,把机会都让给普通百姓的子弟。
他们本身就是农家的孩子,肯定不会像那些豪绅一样鱼肉百姓的!”
朱棡见老爹始终都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索性便直言不讳的反问道:“在外各衙门吏典的月俸仅为一石,您认为除了衣食无忧的豪门贵族子弟之外,普通百姓会让自己的孩子去做胥吏吗?”
就在朱元璋被自己三儿子怼得哑口无言时,太子朱标的声音忽然在御书房外响起。
“爹,您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
为什么就不直接问一问,三弟在太原就蕃期间,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的呢?”
听到朱标的这番提醒,朱元璋顿时茅塞顿开。
“还是你大哥脑袋灵光,反倒是你这小子说起话来就会拐弯抹角。
现在快跟咱讲一讲,你在太原就蕃期间,如何处理胥吏和县官之间的矛盾?”
朱棡慢条斯理的喝了一口茶,随即才在朱元璋的催促下缓缓开口。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