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
后来随着倭寇之患,海禁政策愈加严格。
虽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但大大阻碍了中外交流发展。朱棡早就想要设计铁甲舰的图纸,准备进行生产扩充大明的海上力量。
他之所以费尽心机搞出土法高炉,不仅是为了生产出打字印刷机所需要的钢材,而且也是希望能培养出更多的相关专业工人。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铁甲防护战舰,来自《亚历山大远征记》中记载的公元前332年。
亚历山大进攻提尔城时,提尔人使用的一些装上铁甲的战船。
马其顿人也曾如法炮制了一些铁皮船,后世知名的铁甲船,还有日本的铁甲船和朝鲜的龟船。
朱棡相信能造出来的铁甲船,大名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然而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必须设法提高钢材的产量。
毕竟一艘铁甲舰所需要的钢材,至少需要上百吨之多。
这还是因为早期的铁甲舰,采用坚固的木材组成船体,随后再覆盖上铁板作装甲。
如果是一艘真正的铁甲铁壳船,至少需要1500吨钢材。
考虑到朱元璋是个实用主义者,朱棡就必须为这些钢材产量找到销路。
除了生产打字印刷机和一体式铠甲之外,后装式铳械也是消耗钢材的一种主要途径。
然而除了这些特殊用途,朱棡还必须考虑刚才在民间行业的市场需要。
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用到大量的工匠,只有掌握了拥有大量高超技术的匠人,朱棡心中的梦想才能够早日实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