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当初李渊就是因为没限制李世民培植势力,最后导致了“玄武门事变”的发生。
李世民并非太子尚且可以做到这点,更不要说号召力更为强大的储君了。
因此历朝历代的君王都会提防太子,尽可能避免他们过多接触朝中大臣。
然而朱标的待遇却有所不同,几乎所有的朝廷重臣,都曾经在东宫挂职。
李善长兼任东宫少师,徐达兼任东宫少傅,常遇春则兼任太子少保。
同时还有冯胜、刘基、廖永忠、汤和、邓愈等,一大群开国勋贵,都曾经兼领东宫职事。这待遇放眼整个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由此可见朱标掌握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了。
二、代为监国,全权处理政务
有时帝王御驾亲征或巡游四方,他们会暂时给予东宫代为理政的权利。
然而皇帝通常都会派专人监视储君,与此同时太子还需要时常汇报工作。
遇到大事必须上报,让皇帝亲自处理。
更多情况下所谓的“太子监国”,其实就是皇帝理政时储君站在一边观摩。
能够拥有的实权,基本上是微乎其微。
相较之下只有朱标这位懿文太子,才算是真正拥有了监国之权。
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认为朱标的年纪足够了,便授予了他监国的权力。
朱标在监国期间拥有,“听断决定,然后奏闻”的极大权力。
这意味着朝中文武大臣上报公务时,必须先交给朱标处理。
然后才可以上奏给朱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