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谈过,但时机不到,所以一直没有实施起来。
不过,此时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已经在浙东、江南、淮西进入了尾声。
所以倒是可以考虑兴建学堂。
“我什么时候说学堂一定要教四书五经了?”
“学堂是学堂,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
朱棡摇了摇头呵呵一笑。
“不教四书五经?”
朱标有些发愣,随即轻轻拍了拍脑门,便是道:“之前你提过的农学堂?”
“嗯聪明!就是农学堂。”
“毕竟,咱大明也不需要那么多只读圣贤书的书生,没那么多官位给他们啊。”
“除了教农学,咱还要教工学,教女织,顺带着教这些还痛认识一些最基本的字。”
“至于四书五经,除了一些真的想要考取功名的,就没必要教了。”
“毕竟从学堂出来之后,大部分孩童还是要回到生产之中的,所以四书五经不能当饭吃啊。”
“想来,如果咱大明说可以成体系的教种地的知识和经验,百姓还是愿意送孩子过来的。”
“毕竟,农人的孩子,种地的手艺也是代代相传,很多百姓发现了一些耕种的细节经验。”
“往往也是敝帚自珍教给自己的孩子不会外传,那有这么一个大明公开耕种技艺的机会,想来应天府的百姓但凡有点眼界也不会想要错过。”
朱棡拿去茶杯喝了口茶水,对着朱标解释道。
“嗯,更何况咱大明还教以前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