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况且谁没走过错路,只要肯愿意去改正,那就还不算一条道走到黑。”
“就像是胡惟庸,儿子给了他很多次机会,可都被他一一错过,因为他从不认为这是机会,也注定了他一条道走到黑。”
朱标也是轻声笑道。
不让浙东参加科举,这本来就是震慑。
用于震慑天下,杀鸡儆猴,以免还有读书的人跳出来,对抗朝廷。
这也是为天下读书人敲响警钟,只因朝廷改制之心,坚如磐石,若有妄议国策者,重罪论罚,绝不饶过。
同时也想好了退路,也就是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废除科举,从军中提拔官吏,慢慢培养。
还有开设学堂,让百姓之子读书。
只不过这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大明必须要经过这漫长的时间。
因为百姓读书,已经是既定的事实,也是国策。
“胡惟庸就是自作聪明,他以为自己可以掌握时局,殊不知他所掌握的权力,虚无缥缈。”
“朝廷认同他,他就拥有这份权力,朝廷要踢掉他,他就没有了这份权力。”
“重权者,也将会为权所伤。”
“所以对于他的结局,我从来都不在意。”
“只是百废待兴之时,压榨完他最后一点价值,就已经是对他法外开恩。”
“毕竟是他先有负于朝廷,那就怪不得我们?”
“而且还能做点好事,摊丁入亩、废除丞相制,他都是功不可没,甚至为此还要付出生命,绝对是个好臣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