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瑜拒绝不了,因为是家族养育他,而他也不想再看到大伯父一门战死后,又再听到父亲他们在京都战死。
于是,周瑜一路北上,带着他对局势的全盘思考,又一次入京。
如此,也就有了后面一系列故事。
……
此时,周瑜望着那近在咫尺的寿春,明白要以长江为业,那就必须保住寿春,他一切的理想才能实现。
他绝对不允许寿春被泰山军占了。
周瑜抽出了一把形似剑,但形状曲线的兵刃,这是一把吴钩。
当吴钩闪耀着精光,从眼前一闪而逝的时候,周瑜大吼一声:
“狭路相逢,敢死者胜!我庐江子弟,谁愿与我共赴黄泉?”身边的庐江兵们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了,他们本就是乐战好死之徒,此刻热血激荡,举兵高吼:
“愿随周郎,共赴黄泉!”
再然后周瑜就没有再说任何话,在对面的两营泰山军还没形成军阵的时候,直接发起了总攻。
周瑜很明白,一旦让那些泰山军结成阵型,那他手下这些只有血勇的庐江子弟肯定是打不过的。
如此,周瑜唯一的机会就是以快打快,打成乱战才行。
为此,他一点预备不留,上来就是全军总攻。
这一次,周瑜没再让别人冲在自己前面,在刚刚全军有小挫的时候,他周瑜需要靠着自身的武勇提升士气。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