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姜亦泽看着田文,内心不由地感慨,时代带给人的是偏见。
如果田文能够穿越回现代,看着那个时代的华夏便知道海运的重要性。
姜亦泽开了个头:
“田叔,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姜亦泽的故事很简单:
话说,在金陵美食街,有一家火锅店,做的特别好吃,客流很多。
但有一天,这家火锅店突然发现,这条美食街上又出现了一家火锅店,
虽然口味不如他们,但胜在便宜。
有了竞争对手,这家火锅店也不没法说什么,但因为美食街的客流量大,就算有竞争,他们也能赚到钱。
后来,又有人看到这两家火锅店赚钱,于是又开了一家店。
更离谱的是,这第三家火锅店,挖走了第一家火锅店的掌勺师傅,口味和第一家火锅店一模一样,而且价格还要便宜一些!
姜亦泽讲到这儿,看向田文:
“田叔,你说,如何让这第一家火锅店继续赚钱呢?”
田文毫不犹豫道:
“那就降到和第三家火锅店同等价格好了。”
田文的回答中气十足。
对于餐饮业,他了解的很多,之前田家也有专做鲁菜的齐鲁酒家。
餐饮业的毛利,都是按照50来计算的,哪怕是降价,这第一家火锅店也是赚钱的。
但姜亦泽显然不是要这个答案,他继续开口道:
“可如果,其他家也跟着降价呢?”
“那就跟着降,打价格战!”
“一直降到最后?”
田文愣住了,姜亦泽的问题让他明白了一些:
这哪里是在说火锅店,这分明就是在说大夏的制造业。
现在大夏的制造业产量惊人,在寒士成立前普通民众用不上的各种产品,现如今都已经好几个品牌出现。
而这些品牌互相之间也会出现打价格战的情况,最近田文也看到了几个企业在抱怨价格战是饮鸩止渴的事情。
田文抬起头,他看向姜亦泽:
“小姜,那你说,这火锅店该怎么办?”
姜亦泽吃了口菜,用手蘸了蘸酒在桌子上比划道:
“第一家火锅店要想长久活下去,有好几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那就是提升口味,形成自己独特的口味。
别人家的价格虽然低,但毕竟口味不如,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