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如果当事者是陈益的朋友,情感会偏移的更多,但偏移归偏移,一切要事实说话,只要不徇私便是合格警察。
就算是包拯,不也在极度为难的情感之下,斩了包勉么。
“不避嫌吗?”陈益问。
李局:“避嫌啊,他完全没有参与,案子是刑侦大队队长孙树祥办的,结案报告是其他副局签的,都和本案当事者没有任何关系。”
陈益:“孙树祥和签字副局两人和于坡交情如何。”
师徒、战友等,都需要考虑到。
他现在是有罪推论,先怀疑了再说,局限在内部交流,不放在明面上。
刘萍很大可能有高人指点,这位高人总归不会无缘无故冒出来。
李局摆手:“陈队想多了,孙树祥刚从别的地方调来不久,签字的副局更别提了,和于坡不对付,不可能私下帮忙,说句……和陈队交心的话,没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他不是情商低,像陈益这样的年轻领导,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要有所改变。
年轻人,喜欢有啥说啥。
陈益讶异,没想到李局会有如此言论,顿觉喜感,让他想起了某部电视剧里的情节。
古装剧太子和当红亲王的交锋,犯案者是亲王的人,皇帝曰:若让亲王主审,多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若让太子主审,能株连多少就株连多少。
最后,案件主审交给了别人,双方谁也没能插手。
这个例子在本质上,倒是有相似之处。
李局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既然那位副局已经签字,说明就是真相,复查没有意义。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