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两厢言罢,陈珅却别了关鍾,顾自离开了玉门关。
且不说往后关鍾如何安抚周云清,只陈珅离开雄关之后,便撒开了腿脚,一路风驰电掣般的往熙河赶去。
从玉门关到熙州,差不多要沿着河西走廊横穿西夏全境,路途长度大约一千多公里,正常人骑着马或骆驼赶路至少要一个月的时间。
此时正值初夏,陈珅在西夏境内一路走马观,所见河西走廊上绿洲繁茂,草植丰美,无数或党项,或汉人牧民驱赶着牛羊放牧。
不得不说一下,相比于大宋的百姓,西夏百姓过的日子那是真的苦不堪言。
或者应该说,整個西夏国内根本就没有一般意义上的百姓。
整个西夏的人口,上层阶级为皇室、贵族、各部落大小头人,底下就是隶属贵族、部落头人的牧奴、家仆,奴隶等等,没有中间层的平民。
当然,这种说法也不完全准确。
西夏自立国以来便与大宋征战不休,期间有不少汉人(辽人)或主动,或被迫投降西夏。他们本质上归属于西夏国主,虽然有着一定的地位,却不被西夏上层所接纳,又高于底层牧奴、农奴。
如此就造成了这些人在西夏的特殊处境,他们无法立足于西夏的乡野之间,因为他们没有牲畜群,没有牧奴,也不怎么懂畜牧。
他们只能聚集于西夏的几个主要城市,如兴庆府(兴州)、西凉府(凉州)、宣化府(甘州)等,以小商贩或者手工业者的身份谋生。
虽然他们的生存状态相比在大宋的时候几乎一落千丈,但是相比那些部落牧奴和宋人俘虏转换来的农奴,这些背叛者的状况依然属于优越感十足的那一种。
或许有人会问,西夏的牧奴们有多惨?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