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超大型网道的一端,其战略地位自然是极为重要的。
南门二星系是一个独特的三恒星系统,其中两颗较大的恒星相互环绕的速度较快,在二者周围的轨道上并无行星类的星体存在。
而在远端的第三颗恒星围绕二者公转,每转一圈大约需要太阳系蓝星公转周期的五十四万七千倍。
这第三颗恒星原本有着与太阳系相类的行星伴星,只是在远古时代的星海战争中,大部分行星被摧毁,化作了无数的宇宙尘埃,只有两颗行星被幸运的保留了下来。
其中一颗类地行星正好位于第三恒星的宜居带内,算是一个颇有殖民潜质的行星,这颗类地行星唤作马蹄星(比邻星b)。
所谓宜居带,是指围绕恒星转动的行星,因其与恒星的距离适中,在恒星的影响下拥有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这样的行星不能距离恒星太近,亦不能太远,这个适中的轨道范围,就被称作宜居带。
例如蓝星就位于太阳的宜居带内,且位于近乎最完美的一条轨道上。
每一颗恒星因其质量大小,活跃程度不同,相应的其宜居带范围也不同。
例如南门二星系的第三恒星是一颗红矮星,其质量仅有太阳质量的八分之一,所以这颗恒星的宜居带距离恒星更接近。
当然这也导致位于其宜居带范围内的马蹄星的星球环境比较恶劣。
因为这颗行星距离第三恒星太近,导致了第三恒星的引潮效应将马蹄星潮汐锁定,使得马蹄星永远以同一面朝向第三恒星(月球之于地球,水星之于太阳也是相同的状态)。
这种同步旋转就导致马蹄星的黑暗面温度极端低下,白昼面温度又极高。
且马蹄星地表的紫外线辐射和射线辐射量几乎是蓝星地表的数百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