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这并不意味着烧制城砖的技术就是朝廷独有。
实际上在大宋的任何一个城市,地方官府每隔几年都要修葺一下破损的城墙,也就是更换碎裂的城砖。
这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如果是正常的合格城砖,只要不是人为的破坏,如发生攻城战之类的,一般可以使用几十年乃至百余年而无损。
但是官府在修葺城墙的时候,除非是从头开始修建一座新的城池,才会由官方亲自出手组织匠人立窖烧砖。
而大部分时候他们只会将少批量的城砖订单交给各地的官私窖头,最后只支付少量的费用甚至一毛不拔,美其名曰以砖抵赋。
要知道一块合格的城砖,长二尺,宽一尺,厚半尺(约十厘米多一点),重达三四十斤。
这样的城砖烧制难度极大,需要很高的烧制技术和经验,且耗费的物料极多,如果那些被勒索的窑主老老实实的烧制合格的城砖,只一两次就能让他们倾家荡产。
窑主们却也不傻,便直接烧些徒有其形,但是内里却相差甚远的假城砖交差。
这样的城砖刚烧出来还好,只被风吹日晒雨淋后,不出半年便会酥烂如糠筛。
本来以这些窖主拿次品城砖交差的行径,不说抄家灭族,却也少不了菜市口走一遭的。
谁想那些个官员却不但不以为意,甚至还对窖主的行径大为放纵。
原因很简单,城墙年年坏,年年修,他等岂不是可以年年捞钱,怎一个快活了得。
当然,这种情形只在大宋的南方比较常见,战争爆发相对比较频繁的北方少有。
由于城砖的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