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战争史的人多受些不切实际的影视作品的误导,以为骑兵就是用来冲击步兵阵列的,其实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认知。
若论骑兵的主要战术作用,其实也不过侦查、骚扰、机动、突袭等几种。
但这里的骑兵突袭,可不是突袭那些结成战阵,防御严密的步兵,而是那些尚未结阵,或者说已然散了阵的步兵。
西汉武帝时期,大将李陵率五千丹阳锐士北出草原,却被匈奴数万骑兵围困,转战千里,最终粮尽箭绝,兵器不堪用,却才全军覆没。
李陵率领的军团可都是妥妥的步兵,围困他们的匈奴骑兵人数最多的时候,甚至达到了八万骑以上。
可是他们却始终拿这支顽强的步兵毫无办法,甚至为此还付出了一万多条骑兵的性命作为代价。
直到最后有叛徒告密,言汉军已然箭尽粮绝,穷途末路,匈奴骑兵却才敢一拥而上。
以至于主将李陵被俘前甚至说:“···若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
就骑兵这玩意儿,匈奴人可是草原帝国的一代目,玩得可溜了。
突击骑兵可是匈奴人的拿手好戏,要是这骑兵真的对冲击步兵战阵很有效的话,匈奴人又何必与李陵所部这般搓磨黏糊,兑子战术它不香吗?!
骑兵真正无敌的其实就是他们的机动性。
农耕文明的步兵军团在与游牧骑兵对抗的初期总是很吃亏,还真不是战力的差距,而是一种常识上的错位。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古代步兵军团行军,正常一日进三十里,急行军五十里,再多军团可就失去战斗力,纯属送人头。
而骑兵平常行军三十到五十里,与步兵相差不多,当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