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别看厢军大都是野路子出身,但他们的第一代基本上都是从战场上活下来的老卒,毕竟不能打的流民盗匪也撑不到被诏安的那一刻。
且厢军几乎每隔几年就会加入一批新鲜的血液,这就导致了厢军的尾大不掉。
对于这种潜在的危险大宋的官员们自然不可能视而不见,因此他们一边不断的从厢军中筛选那些敢战之士(大都是厢军二代甚至三代)充入禁军,只留老弱,一边逐渐分化拆解厢军。
不过官员们拆解厢军的速度几乎永远也赶不上厢军的补充速度。
而这就是大宋“三冗”之中冗兵的来历。
其实大宋的三冗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土地的问题。
如果放在别的朝代,土地不够,那就出去开拓便是。
但是大宋的辟土开疆,在整个华夏历史上却都属于倒数的行列,这里面的最大问题其实还是土地——政——策的原因。
开疆辟土的源动力在哪里?
在于整个社会的中坚阶层对土地的渴望和需求。
如秦之耕战,汉之功候,唐之万户,大明之卫所(土木堡之前),其实就是其统治者在王朝建立的初期,就十分聪明的限制了其社会的中坚阶层对内部土地的兼并,而逼迫他们不得不往王朝外部扩张。
说一个所有人都不曾意识到的知识点,华夏有史以来拓土面积最广的蒙元之所以打下的疆土如此庞大,除了其前几代统治者的雄材大略,更在于他们的别无选择。
其实蒙元的早期情况与明末的辽东女真(崇祯登基之前)很相似,他们都在直面一个恐怖的大帝国,而且是完全打不过的那一种,虽然能凭借战术优势搞点局部胜利,但整体上还是处于被压制的状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