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绝对会以覆军怯战的罪名砍了他的脑袋,就算他武艺再强也没有用。
亦或者王舜臣投降西夏人,虽然他自己能保住性命,但是家人却免不了要遭殃。
于是王舜臣就选择了看起来最难的一条路,以一己之力扭转战局,最后虽然没有取胜,却也能保得全师而归,立得护军之大功,虽然从此依然不受种家的待见,但好歹也算完美的保住了性命和前途,最后甚至做到了兰州知州的位置。
顺便说一句,后来的种家当家名将——种师道乃是种朴的堂弟,种记之子。
在种朴战死之前,种师道的宦途走的是文官路线。其人幼年便师从大儒张载,就是那个喊出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关学创始人,一代儒学宗师。
种朴战死的时候,种师道时任原州通判,后来因得罪了蔡京,亦被列入了元祐党人籍,被罢官封禁十年之久,也正因如此,种师道却才不得不另辟蹊径,转走武官途径,最终成为一代名将,并种家将的新顶梁柱。
王舜臣一战成名,虽然名气仅限于在军中小范围传播,但王焕却通过父辈等人知晓得,这样的人物乃是真正的人中之杰,只可惜王舜臣生不逢时,不得其主而用。
之所以这么说,却是因为王舜臣刚刚成名没多久,有魄力能让他尽展所长的哲宗皇帝就病逝了。
相比之下,另一位同样武力绝巅的西北名将刘法就比较走运了。
刘法的从军初期便是在哲宗登基之后,他的成名战和后续一系列高光时刻,大都是发生在哲宗年间,当哲宗去世时,刘法已经成为了西北边军中不可轻忽的名将。
故或言:时论名将,必以刘法为首。即便后来宋徽宗遣童贯入西北分化打压西军,却也不能忽视刘法的地位。
正是因为感觉西北边军中的未来可能会不太好,年老成精的王厚在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